漓江更美,日子也更美(我家门前有一条河)
桂林的山水风光堪称天下第一。我们的祖先都生活在漓江边,以捕鱼为生。当我十岁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响应号召,在海边定居下来,从此我们有了永久的建筑。从钓鱼到帆船、竹筏……我今年67岁了,大半生都在与漓江对话。
漓江的水是好,但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不了解环保的重要性。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漓江,监狱内养鱼、煎鱼、电捕鱼现象屡见不鲜。
近年来,广西省桂林市大力推进漓江综合整治工程,保全流域、整片提升,全方位提升漓江风景区品质。丽江风景区管委会建成我们村有一条美丽的滨江步道,步道下铺设了污水处理管道,不仅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也改善了环境。现在很多人在这条路上散步、拍照,已经成为我们村里的一道风景。
我是一名老党员,原村干部。我经常关注漓江有没有污染。两年前,一家民宿装修,河里堆放了大量建筑垃圾。我去提醒人们。明天,人们用汽车来清除垃圾。如今,乡镇每年都会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开展保洁活动。
政府还建立了生态评估和奖补工作机制,用部分旅游收入作为生态补偿,养活河流人民。今年,村里每人能拿到1200元,大家都很高兴。
能力o 获得红利仍然离不开漓江的环境保护。年年禁渔是“硬规定”。老朋友们主动收渔网,让漓江的鱼儿能够正常繁殖,效果显着。例如,刺鲃对水质的要求很高。这种情况在过去很少见,但近年来变得越来越普遍。
从修复河堤到建设生态步道,再到处理污水,我们区面貌焕然一新。到2024年,该村将接待游客110万人次,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60万元。民宿入住率和农家乐接待游客人数大幅增长,实现了村民旅游业务收入和集体收入的双增长。
漓江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如果漓江得到保护,我们的工作就会更安全。
(本报记者朱嘉琪编译)
【记者手记】在黄高连家里,从窗户就能看到碧绿的漓江和迷人的青山。采访时正值旅游淡季,但渡轮依然繁忙。做导游、经营游船、出租民宿、开餐馆,许多漓江沿岸的村民过着游客的生活。
从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推进、生态坝建设到巡逻执法……今天的美丽风景和和谐滨海生活方式是各部门和村民共同努力创造和保护的。严格保护,精心警惕,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15日第04页)
- 上一篇:社会形势与民声|帮人买火车票,为什么开具发票
- 下一篇:没有了
